本篇文章1675字,读完约4分钟

黄龙花木园位于大余县黄龙镇的畑村,距县城11公里,交通便利,区域特征明显; 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总投资2.1亿元。

目前,园区内驻扎有15家花卉苗木经营公司、12家种植大户、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旅游协会。

乡村旅游现象为模式

大余县是“中国金边瑞香之乡”和“中国花木之乡”。 该县苗木花卉生产沿323国道布置,形成“百里苗木花卉长廊”,总面积达5万亩。 黄龙花木园是其核心示范区。

近年来,黄龙镇创新思路,将现代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快速发展,将乡村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建设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一方面,我们将利用新技术、新品种,建设科研、生产、销售、观赏为一体的花卉苗木旅游产业集群园区。 另一方面,构建大生态、大景观,构建乡村旅游,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群体”的模式,创造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黄龙镇党推进委员刘小琴说。

“大余黄龙:生态农业“嫁接”乡村旅游”

目前,黄龙花木园已形成综合种苗培育基地和花卉苗木科研示范基地,覆盖香草diy体验、电子商务中心、婚纱摄影等多项目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景区,成为著名的休闲旅游示范园和现代创意农业示范基地。 随着园区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园区功能进一步升级,乡村旅游现象悄然升级为乡村旅游模式,吸引了更多游客到当地旅游。

“大余黄龙:生态农业“嫁接”乡村旅游”

“广阔的香草田、广阔的平原花海、花组成的萌系动漫角色,黄龙花木园美得要命。 假期我保证! ’参观黄龙花木园后,赣州农业学校的学生黄燕通过自己的微信呼吁朋友和家人欣赏美丽的景色。

异军突起的乡村旅游形成了巨大的旅游资费市场,周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也成为受益者。 “农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旅游产业形态,而且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农民创收渠道、促进美丽农村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特别是精准扶贫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余县旅游局副局长陈福平告诉记者。

“大余黄龙:生态农业“嫁接”乡村旅游”

在快速发展农村旅游的过程中,黄龙镇在势利导下,通过“政府补助+协会指导+农户参与”的方法,鼓励农民改造自己的房子,快速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服务业,围绕黄龙花木园,建设功能齐全的休闲基地。 并且,大余县加强了总体规划和资源整合,建立了快速发展的大框架。 结合全村的推进项目,该县进一步完善了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 通过贴息贷款、小额贷款等金融方法,通过支持村民扩大经营的培训项目,提高农家乐的服务水平。

“大余黄龙:生态农业“嫁接”乡村旅游”

农家乐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小豆餐厅、银杏旅舍、竹柏酒店……如今多样化的农家乐发展迅速,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是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农田村民卢德富常年在国外工作,很早就想回乡从事餐饮服务领域,但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黄龙花木园的建设让卢德富看到了商机。 今年,他下决心回故乡,以农家乐的形式开了农场。

一进入卢德富的农场,小院子里放着几堆稻草,簸箕、锄、木锨等古老的农具挂在大厅的内壁上,露出了农家的气息。

卢德富笑着这样说。 “我早就想结束在外面流浪的生活,回到故乡创业。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给了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的机会。 ”。

和卢德富一样,在大余县经营针织厂的畑村村民黄关平也抓住黄龙花木园建设的契机,精心改造了自家的小庭院,建成了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庄。

黄关平自信地说:“‘景区+基地’的快速发展模式很有潜力。” “随着黄龙花木园的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产业转暖,农户的乐趣一定是能乐农户。 ”

记者了解到,中秋节期间,来黄龙花木园观光的游客很多,园区和周边农家乐生意兴隆,黄关平的农场每天要接待200多名游客,收入非常可观。

“黄龙花木园内共有60多家农户,目前已有30多户农民经营旅馆、农家乐或各类特色商店,所有农户餐厅和旅馆均以植物命名。 ”田村党支部书记郭少明说,田村村民以前主要以种田为主,人均收入较低,但现在受旅游业辐射带动,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苗木种植、农副产品销售、园区内就业等,年人均3200人 目前黄龙花木园产值达到1.4亿元,辐射迫使畑村、大合村、黄龙村3个村的116户农户种植花卉苗木,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达1800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多元。

“大余黄龙:生态农业“嫁接”乡村旅游”

/ h// h// h// h /

标题:“大余黄龙:生态农业“嫁接”乡村旅游”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ly/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