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50字,读完约10分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行各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领域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受教育者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成长环境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新生态”这个词走入教育领域,在各个课堂上得到推陈出新的应用,大学英语课堂也不例外。与本科院校相比,专科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些,因此专本衔接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要求在梳理和审视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改革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培养,从而构建出符合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英语教育教学新生态。

一、专本衔接的发展背景

从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实现中高职衔接、产教融合、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果。高职院校正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内容和普通教育内容的科学渗透,帮助学生实现多样化和全面发展。国内各大高职院校在招生制度方面建立了知识加技能的考核要求,已经基本实现了中高职贯通培养,但是专本衔接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构建开放式的结构来实现教育的终身化,通过构筑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院校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进发,为人才进入更高层次深造提供新通道。专本衔接通常是由高职学校和本科院校联合举办的,本科院校提供学历学位,职业院校提供学习环境。应届高职高专学生参加省统一命题考试的“政治+英语+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课(分值300分)和各招生高校命题考试的一门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分值150分)。报考和考试时间在每年的上半年,学生通过考试后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本科阶段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单独组班来开展,这要求高职和本科院校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教学师资团队、共筑实践育人平台、共享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共管育人过程,有效保障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二、专本衔接的英语学情分析

(一)学习能力薄弱

专本衔接的教育对象通常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或专科生,这类学生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他们学习基础较差,欠缺自主学习的学习意识和能力,英语综合能力普遍偏低。

(二)学习方法掌握不到位

专本衔接的学生大部分没有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他们中的一部分同学对英语不感兴趣,觉得英语在以后工作、生活中并不适用,带着敷衍了事的心态走进英语课堂,另一部分学生习惯英语单词的机械记忆,不懂得研究自然拼读法、构成法、语法以及听说读写技巧等导致英语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学习动机不正确

专本衔接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为工具型动机。他们想通过CET4和学位英语考试,为取得学位和就业入职做准备,但大多数基础薄弱,未进行听力、阅读和写作专项训练,通过考试难度大。学生多注重应试学习,而忽略了真正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目前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较为应试,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都远远不够。

三、专本衔接的大学英语教情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专本衔接学生的必修课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发现专科英语和本科英语在教学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专科英语教学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具备日常生活的沟通能力和胜任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本科英语的教学则是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其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换而言之,专科英语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本科英语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如果简单地采用本科英语的教学要求,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还是理解水平来说,这对于专本衔接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学习难度,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如果简单地继续沿用专科英语的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英语的需求,使其英语基础严重落后于其他本科生。现阶段,专本衔接的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目标没有针对专本衔接培养的学生特点,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很多还是简单粗暴地照搬本科院校或者专科英语的教学目标,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清晰。

(二)课程体系有待修订

当前,由于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专本衔接英语课程在设置上存在衔接不畅、教学内容出现重复传授、英语技能的培养未体现能力梯次递进、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一部分高职院校专本衔接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只是本科阶段的课程和高职阶段的课程简单叠加,未能与专业和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对接。专本各阶段的课程侧重点不突出,未能明确各自的能力培养目标,不能凸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

(三)教学方法有待提升

当前大部分的专本衔接大学英语课程依旧采用传统的注重“读写”,辅以“听说”的授课方式,有时甚至完全忽略“说”;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基本围绕讲授词汇、语法、阅读以及写作展开;教学内容普遍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为主,基本不涉及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操练和专业英语的传递,忽视发展学生的通用语言能力、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哑巴英语,学生专业发展、岗位需求、职业认识等方面缺乏,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四、专本衔接大学英语课堂实施路径

(一)分析学情,重建英语教学新常态

掌握并分析学情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关键,教师应对学生的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进行全面的诊断。学生客观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学习目的等。学生主观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期望等。教师掌握学生需求,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对教学的具体要求,明确教学重难点,围绕课堂主要解决的问题开展教学设计。专本衔接学生的英语学习近期目标是可以顺利通过专本衔接的英语课程考核、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学位英语考试,长期目标是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经过调研发现,专本衔接的学生英语成绩一直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听力和写作能力比较薄弱,由于学生将学习重点都集中在词汇和阅读理解方面,使得听力和写作练习较少。同时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都采用单词记忆、课堂听讲及刷题练习的策略。以单词记忆为例,多数学生在记忆单词时主要掌握单词的拼写和词义,很少将单个单词与具体的语境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对单词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积极转变学习观念,调整学习策略,加强学生听说和写作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调查表明,学生词汇量无法提升,很大原因在于学生仍处于机械式单词记忆水平,对词汇的理解缺乏深度,无法结合语境使用。教师需针对学生词汇量的积累进行耐心专业指导,鼓励学生采用理解型记忆方法,如联想法、构词法、拼读法,提高学生单词背诵的乐趣和效果。

重构课程体系,对接专本衔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专本衔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采取两段式课程体系理念。第一阶段(专科阶段)为基础英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开设两学期,周课时4课时。围绕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尤其是听说能力,将原本科阶段大学英语的部分培养能力提前,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有效地进行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的拓展奠定基础。第二阶段(本科阶段)为职业英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引导学生阅读简短的专业英语新闻,简单的行业英语文章,了解与行业相关的国际国内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为就业和考研奠定专业基础。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单项技能为抓手,构筑英语课堂新常态

1.注重单项技能训练

专本衔接学生的英语听说和写作能力比较弱,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弱项进行专项辅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听说和写作方面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收听录音,通过跟读掌握语音、语调,分析语境,掌握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从而帮助学生加强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听说训练之后,不仅听说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还会使学生大脑中建立完整短文的概念,从而渐渐培养其写作能力。大学英语教学针对写作能力的教学多以听助写、以说代写、以读促写和以思导写四种,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综合写作能力。

2.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多为语言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缺乏语言实践,学生普遍听说能力差。当今互联网时代,教师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挖掘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合理利用各类信息化教学平台(学习通、智慧职教、蓝墨云班等),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教学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紧密结合,指导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帮助学生完成有效阅读和训练之后实现教学材料的内化,逐渐缩短英语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差距。此外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法,引导学生分析语篇,对比中文语篇和英语语篇,找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挖掘本身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英文电影赏析、给电影配音、学唱英文歌曲、录制英语微电影等,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针对职业教育中专本衔接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教师积极拓展教学思路,认真研究学情和教情,在此基础上基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重建英语教学新常态,重构课程体系,对接人才培养目标,紧密与行业结合,做到为专业服务。同时采用信息化手段,以单项技能为抓手,积极构筑英语课堂新常态,通过注重单项技能训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等方式为专本衔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作者:胥芝韵,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课题基金:专升本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涉农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JXJG-21-62-1


标题:打造专本衔接的大学英语高效课堂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2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