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3字,读完约3分钟
陷入产品数据篡改丑闻的“百年老字号”神户炼钢厂12月8日宣布,企业直属工厂和子公司的工厂产品分别被停止认证日本工业标准( jis ),并被取消。 神户炼钢厂在这次伪装事件中已经有4家工厂受到了处罚。
神户炼钢厂上个月公开承认篡改了铝制品的强度尺寸数据。 问题牵连了丰田、斯巴鲁、马自达、本田、日产等约500家公司。 最近,日本许多知名公司相继陷入虚假丑闻之中。 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商日产和斯巴鲁长期以来都聘用无资质质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 世界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高田企业因产品缺陷不得不破产转让。
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连续发布公告,承认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三菱伸铜、三菱铝业存在篡改产品数据的虚假行为,受影响公司客户达258家,不合格产品涉及日本自卫队舰船和飞机引擎。
据日本媒体报道,三菱三家公司通过篡改产品数值,向顾客提供未达到合同要求的产品。 企业内部至少几年前就知道有数据篡改。 三菱电线工业的村田博昭社长承认,在今年2月发现问题后,也继续出货。
日本化学巨头东丽株式会社也于11月下旬承认,旗下的子公司篡改了轮胎加固材料等的检查数据。 质量保证负责人滥用了“特殊使用”的商业惯例,即未经顾客公司证明,篡改数据,瞒着顾客交货,获得顾客信赖,提供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从2008年4月到年7月,数据造假共计149例,波及13家客户。 轮胎领域的巨头普利司通和优科豪马都采用了问题产品。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会长榊原就担任东丽企业社长期间发生的不正当行为表示道歉,并要求经团联会员公司检查是否有问题,以免影响日本制造业的国际信誉。
以“工匠精神”闻名的日本制造业为什么会集中发生伪装丑闻? 专家表示,这反映出日本各大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日本现代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吴保宁告诉本报记者,日本制造无法平衡市场诉求、技术标准和经营利润。 过高的技术标准给生产第一线和经营目标带来了压力,最终公司选择了铤而走险。 关西经济同友会的代表干事铃木博之认为,在欧美的商业模式中,过多考虑股价和股东的利益,对生产制造现场的关注较少。
日本大企业的管理体制跟不上组织的变化了。 日本很多百年公司的创业者都是工匠出身,热衷于技术本身。 当时日本制造之所以世界闻名,是因为生产线上的每个工人都控制着产品的质量。 有些企业相信“缺陷在出现的最初阶段就消失了”,所以甚至没有质量检查的专业程序。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全球化,这种职业热情并不容易贯彻执行。
《日本经济信息》的分解表明,与欧美靠天才推动创新相比,日本制造的成功长期以来依赖于无数普通人的一滴改善和积累。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功不仅要埋头苦干,还必须大胆创造。
标题:“造假频发暴露日企管理弊病”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