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3字,读完约4分钟
4月17日,中国土地测量计划院(国土部直属机构)公布了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成果。 在供给结构方面,住宅用地供应量比例、房地产用地供应量比例明显上升,超过20%的比例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值。
今年一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控城市商服、住宅、工矿仓储用地分别供应约0.28、0.84、1.02万公顷,同比变化分别为-23.91%、9.52%、-1.70%。 房价比上个月增长2.06%,仍然呈现快速增长。 在快速增长的供给面积和高地价持续的同时,拉动住宅用地这一房地产市场的“绳索”再次受到关注。
据中国土地测量计划院地价所长赵松拆解介绍,去年,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全国主要监控城市各用途地价保持增长,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带动住宅地价增长7.91%,进入快速上涨区间。
国土部附近的一位相关人士根据经济注意报报道,此次监测的105个城市以大城市为中心,住宅用地的供给是“城市政策”,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供给地诉求较多,因此供给地看起来很重要。 如果去有库存的三四线城市,新增住宅用地可能没有那么多。 所以,新增加建设用地至高峰,对全国来说是一种错觉。
住宅供应地占有率创新高
在中国,城市土地的建设用地分为商服、工矿仓库、公共设施、公共建筑、住宅、交通用地(农村道路除外)、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等8个地区。 除了涉及公共服务和特殊用地的类型外,商服、住宅、工矿仓储用地三大类表现出土地供给的市场动态。
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结果显示,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比去年同期增长5.77%、3.76%、8.72%、2.73%,与上季度变化分别为0.46、0.67、0.81、-0.1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本季度住宅地价增长较快,商服、工业地价增长较为平稳。
据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介绍,2010年,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火热,库存消化周期为半年左右,为稳定市场,从去年开始,政府要求热点城市增加土地供应,截至目前,包括二线城市在内的许多城市的住宅用地有所增加。 迄今为止,从年到年住宅供应地面积总体处于减少的过程中,这是一二线城市、热点城市库存消化周期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年初,住建部发文要求库存过多的城市削减土地供应。 不可否认,经过2004年紧缩解决后,三、四线城市的存量收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事实上,供应地的规模似乎还受到库存不足的影响。 根据中国土地测量规划院公布的数据,住宅用地供应量一二线城市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一线城市增长率超过50%,三线城市略有减少。 房地产用地供应量也呈现同样规律,一线城市同比涨幅尤为明显,三线城市有所下降。 从20个热点城市的土地供给来看,住宅用地供给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超过30%,住宅用地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变化符合分类管制的指导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的迅速发展和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恩平在经济注意报的采访中表示,实际上我国的住宅用地供应量比较少。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正在从简单的就业城市化转变为居住城市化。 中国八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都是工业化带动的经济增长,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农民工的形式城市化,不需要居住用地。 城市空之间扩张的属性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形式的用地的出现,由于这些用地没有考虑居住用地的主体,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我国居住用地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到了2005年 虽然这几年处于修正时期,但这种修正力度还不够,整体比重还在进一步增加。 因此,目前住宅用地占有率的增长是正常的,是政府和市场修正了目前为止的供给力不足的情况。
李恩平认为,20%的占有率并不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占有率应该在40%左右。
标题:“住宅供地“因城施策”成绩单:一线城市增50%”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