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1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上海某电视台知名财经栏目担任嘉宾主持人的“股东评价专家”廖英强因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4300多万元,罚款近8621万元。
对于亿元的罚单,廖英强表示“相当于打广告”,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强烈谴责。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这是对法律底层的挑战。
股市为什么会有“黑嘴”出没? 怎样才能消除这种违法行为对市场秩序的破坏?
亿元罚单被视为“打广告”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挑战法律基础
根据证券监督委员会日前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廖英强利用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的影响较大,在微博、博客上公开评估、推荐股票,推荐前采用其管理的账户组购买相关股票,并在录用保荐股票后的下午或次日统一抛售。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廖英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中“以其他手段操作证券市场”的规定。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决定对廖英强没收违法所得4300多万元,并处近8621万元罚款。
“爱怎么样? 没有必要辩解。 “不缺少支付罚款的财产。 “相当于打了一亿多的广告。 廖英强的名字家喻户晓。 ”对于超过1亿2900万元的巨额罚单,廖英强辩解称“无法承担罚款,要求从轻处罚”,但他一方面承认处罚,另一方面主张“不划算”,将行政处罚视为“打广告”。
廖英强傲慢的态度,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据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言人观察,舆论对廖英强的反应很激烈。 “敬畏法律、守法、守法是各种市场主体参与证券市场的基本底线。 任何侵犯投资者合法权益、破坏市场运营秩序、随意挑战法律尊严的行为,最终都会受到惩罚,付出沉重的代价。 ”
“黑嘴”出没防范监管手段升级
廖英强并非第一次被股市的“黑嘴”盯上。 2008年,北京首家投资顾问有限企业法人代表汪建中因在股票推荐之机操纵市场,被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罚款2亿2008万元。
巨额罚单为什么阻止不了“黑嘴”出没?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专家”、“老师”、“牛散”等为名的微博、公众号、股票吧、Wechat集团、手机软件层出不穷,短消息
“隐藏在背后的很可能是让散户抬庄,操纵股价获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
上海证券交易所方面表示,与以往相比,目前的“黑嘴”推荐手段更为隐蔽,规避监管的意图更为明显。 对比监管形势的变化,上海证券交易所从民意调查、盘查、盘后大数据观察三个方面着手,建立了完善的监管解体和线索报告体系。
众多高科技的介入,大大提高了曝光股市“黑嘴”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大数据筛选加强舆论监督力度、爬虫、文案发掘等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平面媒体发布新闻语义分析难题、文案智能解决、交易行情拆解、账户识别评估等模块整合快速拆解百万级深度数据。
在此基础上,股市对“黑嘴”的监管保持高压态势。 最近,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计部门集中部署了年度特别法执行活动的首例事件,通过网络、新媒体随意发布证券期货虚假新闻,成为股市“黑嘴”牟利等,集中打击了严重扰乱资本市场新闻传播秩序的违法行为。
证券监管委员会表示,将继续加强对证券期货新闻传播和异常交易的监管,进一步密切与广电、工信、网络传播部门、公安机关的执法合作,坚决打击严重扰乱资本市场新闻传播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
完善的相关措施可严防“黑嘴”坏事
在资本市场虚假新闻文案多、传播迅速、影响恶劣的背景下,如何避免出现越来越多的“廖英强式”“黑嘴”?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任远律师表示,对通过传播所谓内幕消息和虚假新闻达到市场操作目的的违法者,将基于行政处罚加强刑事惩戒,有效打击越来越多的以法可依的股市“黑嘴”
在此之前,汪建中已经因年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但专家表示,对于股市“黑嘴”操纵市场的事件,很难追究其民事责任。 任远分解认为,与以上市公司等为主体的诈骗发行和虚假陈述案件不同,“黑嘴”操纵市场的行为主体多为个人,不容易论证其提供的信息与投资者的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不容易投资者就此提出索赔
业内人士认为,打击股市“黑嘴”应继续保持高压,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面对各种所谓的牛股推荐,投资者必须警惕、冷静拆解,坚守上市公司基于基本面的价值投资理念,纠正“听信息”、“炒内幕”的不良投资习性,摒弃“一夜暴富”的盲目投机心理。
标题:“亿元罚单竟被视为“打广告” 嚣张的股市“黑嘴”该怎么杜绝?”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