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3字,读完约3分钟
低碳城市建设5年间有近6万亿美元的缺口
资本进入绿色产业急需政策性诱惑
“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研究报告7日在第2届中美气候智能与低碳城市峰会上正式发表。 报告指出,未来5年,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所需投资总额将达到6.6万亿元(约1万亿美元),将用于低碳建筑、绿色交通、清洁能源3个领域。 根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迄今为止的解体,政府财政只能提供绿色产业投资诉求的10%到15%。 据记者计算,未来5年,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资金缺口将达到5.6万亿元至5.9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说:“城市绿色快速发展战术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 交通、建筑、能源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排放部门,其绿色化进程也成为城市绿色低碳快速发展的关键。 据报告估算,“十二五”期间,中国需要投资1.2540万亿元(约2540亿美元)支持绿色建筑的新建和现有住宅和商业建筑的大规模节能改造。 城市铁路、公共汽车、电动汽车、自行车、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约4.45万亿元(约6849亿美元); 中国要实现低碳快速发展目标,到200年需要投资5000亿元人民币(约770亿美元)迅速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
绿色产业资金缺口较大,但民间资本进入意愿不高。 建筑篇的作者保尔森基金会执行主任莫争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城市建筑节能投融资仍停留在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中心的以前的传统模式上。 “十二五”期间,中国对北方采暖地区约7亿平方米的住宅进行了节能改造。 但是,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占大部分节能改造项目投资的80%以上,社会资本参与极少。
莫争春坦言,建筑节能领域存在诸多融资痛点。 例如,一个建筑物节能改造的节能量小,投资回报率的周期时间长; 节能服务企业多为轻资产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资产,难以从银行获得融资更重要的是,市场上缺乏建筑能耗的新闻,客户无法认识到绿色节能建筑,节能服务企业要找到高能耗的业主 他说建筑节能市场的诉求无法释放,社会资本也无法指望。
他提出可以建立绿色建筑的保证机制。 绿色建筑目前的评价多依赖于设计阶段的图纸,不容易保证绿色建筑实际运行后的绿色表现。 这也是中央财政不愿采用财政资金奖励的原因之一。 可以建立绿色建筑担保机制,结合第三方评价机构体系,构建绿色建筑增信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绿色建筑,中央财政也可以运用包括奖励补贴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灵活创新工具与社会资本合作宣传绿色建筑。
报告指出,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亮点之一,也包括提供多元化的绿色金融工具。 例如,综合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再融资等工具,可以改变绿色交通项目以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为中心的模式,不仅可以使项目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 我国绿色债市于去年年底正式启动,马骏7日在第二轮中美气候智能/低碳城市峰会上发言时表示,今年头5个月,中国申请批准的绿色债券超过1000亿元。
《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由保尔森基金会、能源基金会(中国)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联合执笔,由彭博慈善基金会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资助。 记者张摩实习生王梓菲
标题:“低碳城市建设5年存近6万亿缺口”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