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1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江西网络新闻(程孝平本报记者汤民)盛夏,漫步在满目青雾的宜黄县二都镇三都村,到处都能闻到竹荪茸沁人心脾的清香。 布满盲网的塑料大棚中,雪白的亭亭鳞次栉比,宛若“雪裙精灵”的竹荪菀,正是农民用稻草编织的“摇钱树”。

“秸秆编织“摇钱树””

竹荪菀洁白如玉,它是以谷壳、竹屑、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营养原料生成的“真菌之花”,县农业局站长熊怡文语自豪,宜黄生态优越,水系发达,栽培食用菌。 近年来,随着绿色天然食品的热销,竹荪茸销量逐年增加,宜黄农民抓住机遇强势上涨,竹荪茸面积以每年过千亩的速度扩大,至今已有1万亩的规模,其年产值1.2亿元

“秸秆编织“摇钱树””

来到黄水川旁边竹荪茸基地的干燥室,村民们拿起竹荪茸的帽子,拿起脚,忙着马上把雪白透明的香菇身送到燥炉里,但从下田到进入火炉的香菇必须在早上9点前完成。 因为新鲜的竹荪茸在阳光下容易变形失去味道。 《栽培蘑菇的高手》吴勇平向记者算账。 今年基地产量喜人,竹荪茸亩产110公斤,且售价达到每公斤180元,除菌种、遮阳网、毛竹等价格外,亩产净收入可超过1万元,通常为农户一亩

“秸秆编织“摇钱树””

漫步在每一个蘑菇小屋之间,脸上洋溢着丰收喜悦的蘑菇农户们告诉记者,竹荪茸不仅把过去随意丢弃的农作物秸秆变成了宝藏,还实现了一石三鸟。 蘑菇种田通过轮作使田中剩余有机质增加了土地肥力,大大减少了化肥的采用量。 培养菌种、栽培菌种的技术型农民,产生了12家菌种公司。 他们开发的红菇、大球帽、鸡腿煮等“真菌之花”竞相绽放,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食用菌的诉求,提高了宜黄茸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更令人高兴的是,香菇财富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为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动力。

标题:“秸秆编织“摇钱树””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