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44字,读完约12分钟
条形码嵌入木马中,电信诈骗的情况很多
小心,不要掉进这些金融陷阱!
到了3月,客户的权利保护将受到特别的关注。 这几年,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新产品层出不穷,给客户带来了便利。 但是,由于服务不规范、顾客保护意识不强、识别风险的能力不高等原因,金融也成为了麻烦多多的行业。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那些金融陷阱吗? 如何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如果遇到麻烦,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客户和专家。
网购支付不要随便扫码,观察区分收款码和支付码的功能
“也请注意网购的支付。 不能随便打扫业者发来的QR码。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的居民沈丽一次在家里用手机浏览购物网站时,看到一家很好的网店,选了几件衣服后,联系店里付款发货。 本来的流程是付款完成后再领取物品,确认付款,但出乎意料地发生了变量。
店告诉沈丽,店最近刚改版,因为换了收款账户,所以以前的账户暂时不能收钱。 沈丽愿意扫描支付直接从他们那里寄来的QR码,答应给沈丽优惠。 沈丽听说没什么问题就答应了,马上扫码支付了2001.5元。
第二天,沈丽注意到店里发货晚了,以为店里忘了,在网站上留言,但半天没有回复。 沈丽在店铺的网页上找到了店里人的联系电话,试着打了电话,但是没有人应答。 之后,再次打电话一看,发现对方被拉黑了,中了骗子的圈套。
在网购过程中,一些平台原本有“收到商品后确认付款”的交易担保机制,保护着顾客的合法权益。 但是,如果非法店铺在顾客支付过程中使用购物平台监控外的扫描方法进行支付,顾客扫描非法店铺发送的收款码进行支付,则钱直接进入非法店铺的账户,原有的保护机制失效。
不仅客户不能随便打扫商家的QR码,也不能随便泄露自己的QR码。 随着扫码结算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实施了对收款码和付款码的具体功能不熟悉的诈骗。
前几天,河南郑州市的临时工吴铭洋在某网站预约了外卖,几分钟后,一位自称餐厅服务员的年轻人打电话联系了我。
年轻人说,因为他自己操作失误,所以给吴铭洋做了很多订单,要他便宜五块钱卖。 否则,自己必须支付30多块钱的全部价格赔偿。 吴铭洋怀着同情之心,觉得当服务员不容易,就按照年轻人说的多买一份也不亏,然后付了付款码。
但是,支付代码发送后不久,吴铭洋发现自己的支付账户被划了999元。 他马上给那个年轻人打了电话,但再也联系不上,在网站上联系了外卖餐馆。 在外卖餐馆,吴铭洋说没有所谓的服务员,感慨道:“没想到一不小心泄露了付款码,会造成这样的损失。”
客户需要重视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目前条形码支付快速发展的不规范,支付条形码可以轻易携带恶意代码、木马、病毒,窃取客户机密新闻,窃取客户资金。
为了更好地规范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保护顾客的合法权益,去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条形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加强条形码安全防护,提高条形码支付交易的安全强度,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规范》将条形码支付分为支付扫描和收款扫描。 “支付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识别收款人展示的条形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是客户自主扫描代码进行支付,俗称“主扫描”。 “收款扫描”是指收款人阅读付款人手机展示的条形码完成收款的行为,是客户被动扫描代码进行支付,俗称“被扫描”。
据了解,条形码支付风险乃至顾客资金损失,多由顾客自主扫描代码,特别是“主要扫描”静态代码产生。 与动态代码相比,静态代码更容易篡改和改造,更容易携带木马和病毒,真假难辨,支付风险更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客户用条形码支付时,尽量让对方扫描手机,而不是用手机扫描别人的静态条形码。 “贴在店铺墙上的QR码是静态的,安全性远远低于手机实时生成的动态QR码。 ”
警惕电信诈骗,少“头脑发烫”,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新闻意识
去年12月,甘肃兰州市居民唐鑫通过某旅游网站订购了早上8点40分出发的机票。 抵达机场后,机场工作人员通知唐鑫该航班因延误时间过长被取消,并联系之前订票的第三方信息平台请求更改机票或退票。 于是,唐鑫用手机搜索了这个旅游网站的客服电话,反映了情况。
客服说,唐鑫的话,为了办理航班的入住业务,还需要支付2000元以上的费用。 然后,我问了一下有没有(智能手机的)银行APP,或者附近有没有自动取款机。 客服得知唐鑫所在的地方有建设银行atm后,指示通过该机器交给客服提供的指定账户。
过了一会儿,唐鑫没有收到重新签名成功的邮件,因此抱有怀疑,找到了这个旅游网站的官方客服进行了调查,发现是被诈骗了。 但是发现一早,唐鑫就马上打电话给有账户的兰州银行,取消了那笔交易,没有损失资金。
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不断改制,严重危害个人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少高学历人士。 大多数客户只是“头脑发热”、“粗心大意”,常常花不了多长时间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为了阻止资金在被诈骗人转移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出具文件,从年12月开始转账到本人的同行账户外,个人通过现金自动柜员机转账的,发卡银行在全天候受理后进行资金转账。 发卡机构受理全天候内,个人可以向发卡机构申请取消转账。
意识到即使被骗也可以撤回,这个政策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中国客户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刘俊海认为,客户要平时观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选择信誉度高的公司和机构购买东西,刷卡购物,不贪图小便宜。 信用状况不明确的情况下,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不要事先保存银行卡新闻和其他重要新闻,防止新闻被不法分子利用。
为了防止陷入电信诈骗的陷阱,商业银行也要发挥自己的特点,为了账户资金的安全,要守住大门,牢牢关闭。
今年1月,河南郑州居民王玉受诈骗者诱导,来到工商银行郑州金水支行,欲向诈骗账户转账15万元,但在操作中遇到账户异常提示,未能完成转账。 之后,在诈骗分子的指挥下,王玉打算通过工商银行的(智能手机的)银行APP向诈骗账号转账两次,但还是失败了。
由于两次转账失败,骗子露出马脚,王玉的账户资金也幸免于难,但挽救王玉资金损失的是工商银行开发的外部诈骗风险新闻系统。 该系统收录工业银行内、金融同业和司法行政部门提供的各种风险客户和账户新闻,建立外部诈骗风险数据库,与全银行相关业务系统对接应用,集新闻采集、风险预警、监测拆解和自主控制为一体的各方面外部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成功阻止18万多笔电信诈骗汇款,提醒国内外客户资金损失不要超过36亿元。
如王玉所经历的,客户在转账时输入的收款人账户,通过系统连接到外部诈骗风险新闻后台数据库进行筛选冲突,如果该账户是系统收录的通信诈骗相关账户,业务系统将自动恢复
工商银行相关人士表示,通过完成对外部诈骗风险新闻系统参与账户的全渠道操作,实现了通过网点、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智能手机)银行APP、自助终端等渠道进行的即时汇款交易的筛查,并及时向客户 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实时自动报警,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电信诈骗的成功概率。 去年,工商银行推出了国内首个电信反诈骗公益软件“工银融安e letter”(公益版),客户可以免费采用该软件,在进行转账汇款前对收款账号进行安全性查询。
发生金融纠纷时,可以向金融机构或者人民银行分行等部门投诉,银行应当出具更多的费用提示
如果钱被偷了怎么办? 有人说找银行挂失,向公安局报案。 但是,最近住在北京市丰台区的维德遇到了工资卡被盗的情况,很郁闷。
有一天,戴维在百货商店买东西。 我刚打印了几元的账单,收到了一封邮件说手机上成功支付了100元。 她觉得奇怪这100元是怎么掉的,于是打电话问银行的客服。
据银行客服称,这100元是用易联支付印制的。 另外,在知道维威银行的卡号和密码的情况下,通过手机充值方法从卡里删除了。 另外,还询问了维威不久前是否曾操作过30元的付款。
薇薇安吓了一跳。 如果不是那天观察了邮件的提示,我不知道自己的卡会被注销多少。 而且,这张卡是她的工资卡,很多账户都被绑定了。 如果卡号和密码泄露了,损失不可估量。
钱会还回来吗? 银行顾客服务的应对让戴维很困惑。 银行客服称,系统在这里可以看到前后共充值130元到哪个电话号码,但要找回这130元,需要她亲自向公安局报案,等待公安局破案。
“明明调查了对方的电话,却无能为力,为了130美元报警,在公安局不是重要的事件。 考虑到支付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还是不要为好。 ’维德告诉记者,不法分子的犯罪价格那么低,但自己的损失不小。 最后130元不但没回来,为了不被再偷,她去单位相关部门换了工资卡,把以前结的账户全部解绑。
刘俊海认为,当客户陷入诈骗陷阱时,一般会考虑向金融机构投诉。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客户大致有安全保障义务。 客户否定挂牌交易,认定为盗卡的,银行应当认真受理。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诈骗案发生后做事情越来越多,但今后要更加加强激励指导,经常提出费用提示,以免客户重蹈覆辙。
对客户来说,在发生盗窃事件时,持卡人需要注意收集银行卡的费用明细、网上交易明细、出境旅游说明等相关证据,并主动与银行联系,向警方提供线索。
根据《顾客金融素养调查分解报告()》,顾客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生纠纷时,69.99%的顾客向提供该商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投诉,31.31%的顾客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15.96%的顾客表示“12315
如果客户和金融机构发生了金融费用的争论,该怎么办?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客户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基本上必须向金融机构投诉。 金融机构不受理投诉或者在一定期限内不解决,或者金融机构解决结果不合理的,金融客户可以向金融机构住所地、纠纷发生地或者合同签订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投诉。
刘俊海认为,从整体上看,目前在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监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广度、放宽和软性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监管能力和执法能力不足。 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执法不到位和监管盲点等问题。 金融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等机构应当加大监管配合力度,加大执法公信力,加强新闻共享,不给予不法分子非法套期保值空之间,建立跨市场、跨地区、跨部门、跨产业的金融客户权益保护机制。 (记者王观)
- -扩展浏览
网络诈骗最多的方法是哪一种?
从2007年全部举报的诈骗案件来看,网络平台共有24260件被全国客户较为有效地申请的网络诈骗举报,虚假兼职诈骗属于举报数量最多的类型,共计3804件,占15.7%; 其次是金融理财3667例( 15.1% )、虚假购物3479例) 14.3%、虚拟商品2688例) 11.1%、网游交易2606例) 10.7%。
在举报总额方面,金融理财类诈骗也是总额最高的,达到1.8亿元,占52.6%; 其次是赌博诈骗,举报总额为5977.6万元,占17.1%; 诈骗居第三位,举报总额为2782.7万元,占8%。 从人均损失来看,金融理财类诈骗人均损失最高,达到50168.2元。 其次,赌博诈骗36853.3元,身份冒充1.2元。
网络诈骗中,什么样的抢劫方法比较多? 在互联网平台全年接到的客户举报中,通过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QR码结算等方式自主转账给不法分子的有15911人,占65.6%,7442人通过虚假钓鱼网站支付,占30.7%; 安装木马软件被盗的客户有328人,占1.4%; 在phishing网站上填写客户账户、密码等隐私新闻后,被盗客户302人,占1.2%; 185人因自主将密码、QR码、支付码通知账户而被盗,占0.8%,88人因勒索软件、威胁电话等被盗,占0.4%。
从涉案总额来看,钓鱼网站支付为64.3%,累计为2.2亿元。 其次是受害者自主转账33.7%,累计1.2亿元; 木马盗刷占比0.8%,累计279.7万元; 网络钓鱼网站盗取率为0.6%,累计为215.6万元; 因自主通知账号密码、QR码、支付码而被盗的比例为0.5%,累计为167.8万元。
标题:“当心,别落入这些金融陷阱!”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