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3字,读完约2分钟

在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要点专项行动、探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修复行业之前,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取得了开创性进展。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一片红树林不仅是一道明亮的风景线,也为鸟类提供了栖息之地。 这几天,有4万多只鸟在湿地公园过冬。 其中包括全球非常危险的鸟勺鹬。 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是扩展到对虾饲养池和养猪场的地方,每天排放4.5万吨的污水和养殖废水。

“"十三五"成就巡礼:我国初步形成生态修复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自然资源部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活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在渤海综合治理攻防战行动计划中组织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在全国整治海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

“"十三五"成就巡礼:我国初步形成生态修复新格局”

生态修复带来了变化的不仅仅是滨海湿地。 “十二五”期间,中国开展了包括云南抚仙湖在内的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试点。 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拨款500亿元。

另外,在2019年的国家探索中,通过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修复、赋予一定期间的自然资源产权等政策,鼓励社会主体投入矿山生态修复。 据自然资源部介绍,目前河北、辽宁、江西等多省出台了实施细则,支持社会资本以参与、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模式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

“"十三五"成就巡礼:我国初步形成生态修复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开展了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两侧、京津冀周边和汾渭平原要项城市等重要区域历史悠久的矿山生态修复,废弃矿区约9000处,面积2万9000公顷。

标题:“"十三五"成就巡礼:我国初步形成生态修复新格局”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1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