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7字,读完约7分钟
前几天,关于设立注册资本达111亿5000万元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17家共同出资企业中,5家国有大型财经企业与投资额前5位并列,分别出资10亿元、持股8.97%。
目前我国正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老年人群体“老有所养”、比较有效地处理养老保障问题? 答案是逐一发挥“第三支柱”的作用,商业养老保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17个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会成为加快推进商业养老保险的比较有效的动向吗? 为什么很多商业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广泛看好这个行业并出资? 其次,社会公众如何从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中受益?
“国民年金”怎么办
虽然只是发布了拟设立的公告,还没有进入实际的建设计划阶段,但对“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养老保险企业”)的推测和期待已经蔓延到了市场上。
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的《关于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企业的新闻发布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国民养老保险企业注册地为北京,注册资金111亿5000万元,共有17家发起人,其中10家为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
成立后,该企业的业务范围包括商业养老计划管理工作;受托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管理人民币、外汇资金的团体养老保险和养老金业务; 个人养老保险和养老金业务短期健康保险业务; 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团体的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个人的长时间健康保险业务等。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建立国民养老保险企业是加快推进商业养老保险的措施之一。 商业养老保险是指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年金保险。
目前,市场上设立的专业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只有9家,分别是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人保养老、泰康养老、全民养老、本养老、长江养老以及首批合资养老保险企业的恒安标准养老。
值得注意的是,这9家企业都是保险集团的子企业,在体量、规模上都不及此次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企业。
“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角度来看,国民养老保险企业的设立是以100多亿元的注册资本进行的里程碑式的尝试。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养老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说,这有助于吸引公众进一步树立养老的长期投资理念,也有助于进一步搞好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服务。
魏晨阳指出,关注国外成熟的养老保险产品,很容易发现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预期退休年龄进行资产配置,提供具体的投资组合产品。 “从国内来看,目前相关产品还很少,现有产品的投资回报率也不十分令人满意。 因为这个市场被这次设立的国民养老保险企业非常期待。 ”
银行理财为什么纷纷出资
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那就是10家出资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 商业养老保险企业为什么会吸引银行理财的目光? 两者的合作前景如何?
根据《公告》,国民养老保险企业共有17家发起人,其中10家为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 根据出资额排名,前五位分别为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各出资10亿元,持股比例均为8.97%。 此外,中邮理财出资6.5亿元,持股比例为5.83%,信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各出资5亿元,持股比例为4.48%; 华夏资产管理出资3亿元,持股2.69%。
而且,民银金投资本管理(北京)有限企业出资5亿元,持股4.48%。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企业出资10亿元,持股8.97%; 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持股率为4.48%; 国新资本有限企业出资10亿元,持股8.97%; 中信证券投资有限企业出资3亿元,持股比例为2.69%; 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企业出资2亿元,持股1.79%; 中金浦成投资有限企业出资2亿元,持股1.79%。
“银行在制造养老金融产品方面有天然的特点。 ”魏晨阳认为,一方面,银行覆盖的渠道比较广泛,可以连接基金企业、保险企业和普通顾客。 另一方面,银行的储蓄产品和财富科技商品沉淀了大量资金。
另外,国民养老保险企业有望充分利用银行系统中大量堆积的资金。 “目前,这些资金以短期储蓄和理财资金为首要,如果能够将其转化为养老相关的长期投资,将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 ”魏晨阳说。
另外,业内人士表示,从渠道角度看,去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客户配置保险的意愿增强,保险企业面临着潜在的大市场,但受《代理商管理新规》的影响,阻碍了之前流传的保险展示业渠道
商业养老保险如何快速发展
事实上,看好“养老金融”行业的不仅仅是银行理财,基金企业、保险企业等也已经广泛参与,但遗憾的是,从整体上看,市场并没有按照养老体系的真正需要进行培育。 因此,进一步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1994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三本柱”养老方案,“三本柱”是指个人根据自身养老需求投资养老产品形成的养老金积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保障不足的短板日益突出,养老体系的一二三支柱迅速发展不均衡。 其中,第一支柱占主导地位,但财政压力较大,难以有效满足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养老诉求; 第二支柱覆盖面窄,公司经济负担压力大,持续加入的能力和意愿不足第三支柱发展迅速严重不足。 世界各国一般通过税收激励来吸引个人增加养老金积累,但我国在这方面仍然需要加强。
值得观察的是,个人税延养老保险、个人税优养老保险上市后购买人数少,远不及预期。 许多商业养老保险企业相关负责人平均表示,从以上角度看,真正符合市场期望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尚未上市。
除了产品供给不足外,社会公众在养老方面的投资理念也需要进一步诱惑。 “从养老计划来看,老百姓仍然偏向短期理财,缺乏长时间投资的选择。 ”魏晨阳说。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元表示,近年来,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迅速,但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成熟保险市场。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具有养老保险功能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在所有保费收入中约占50%,养老年金保险费收入超过35%。
黄洪认为,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快速发展是保险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积极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认真落实养老金融改革相关工作部署,深化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立足点。
监管层表示,为进一步加快商业养老保险的快速发展,将从以下三个重点发挥作用。 一是加快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支持养老保险企业、养老金管理企业等专门机构的设立,扩大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二是扩大商业养老保险行业的对外开放,支持境外资本参与建立各种养老保险机构,支持外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养老保险业务。 三、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支持保险机构立足顾客诉求,创新快速发展,长期提供具备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特别是能够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积累的养老资金比较有效对接的即期年金产品。 (记者于泳郭子源) )。
标题:“银行理财企业为何争进养老市场”
地址:http://www.jnsgt66.com/jxjj/12192.html